專利侵權訴訟是一種綜合性強,同時又要求具備一定靈活性的訴訟案件,其中在訴訟過程中,專利侵權的判定工作尤為重要,那實用新型專利怎么判定侵權?針對這個問題下面找法網小編為您解答疑惑,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ㄒ唬┣謾嗯卸ǖ谋容^
1、進行侵權判定,應當以專利權利要求中記載的技術方案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征與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的全部技術特征逐一進行對應比較。
2、進行侵權判定,一般不以專利產品與侵權物品直接進行侵權對比。專利產品可以用于幫助理解有關技術特征與技術方案。
3、當原被告雙方當事人均有專利權時一般不能用雙方專利產品或者雙方專利的權利要求進行侵權對比。
4、對產品發明或者實用新型進行專利侵權判定比較,一般不考慮侵權物與專利技術是否為相同應用領域。
?。ǘ┤娓采w原則的適用
1、全面覆蓋,是指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將專利權利要求中記載的技術方案的必要技術特征全部再現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與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征一一對應并且相同。
2、全面覆蓋原則即全部技術特征覆蓋原則或字面侵權原則。即如果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的技術特征包含了專利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征則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3、當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必要技術特征采用的是上位概念特征,而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采用的是相應的下位概念特征時,則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4、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在利用專利權利要求中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征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新的技術特征仍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此時,不考慮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的技術效果與專利技術是否相同。
5、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對在先專利技術而言是改進的技術方案,并且獲得了專利權則屬于從屬專利。未經在先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從屬專利也覆蓋了在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ㄈ┑韧瓌t的適用
1、在專利侵權判定中,當適用全面覆蓋原則判定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不構成侵犯專利權的情況下,應當適用等同原則進行侵權判定。
2、等同原則,是指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中有一個或者一個以上技術特征經與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保護的技術特征相比,從字面上看不相同但經過分析可以認定兩者是相等同的技術特征。這種情況下應當認定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落入了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3、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也包括與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必要技術特征相等同的技術特征所確定的范圍。
4、等同特征又稱等同物。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中,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的技術特征,是專利權利要求中相應技術特征的等同物:
?。?)被控侵權物中的技術特征與專利權利要求中的相應技術特征相比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實現基本相同的功能產生了基本相同的效果;
?。?)對該專利所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通過閱讀專利權利要求和說明書,無需經過創造性勞動就能夠聯想到的技術特征。
?。?)等同物應當是具體技術特征之間的彼此替換而不是完整技術方案之間的彼此替換。
?。?)等同物代替包括對專利權利要求中區別技術特征的替換,也包括對專利權利要求中前序部分技術特征的替換。
依據《專利法》的規定,對實用新型專利進行侵權的,如果有造成實際損失的,按造成的實際損失賠償,如果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在有獲得收益的情況下,按獲得的收益進行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第六十五條: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權利人的損失、侵權人獲得的利益和專利許可使用費均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型、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確定給予一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實用新型專利侵權行為的判定原則是如果侵權產品中包含了實用新型專利權利要求載明的全部技術特征時,就落入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構成了專利侵權。
當事人發現侵權行為時就要做好訴訟的證據收集工作,幫助自己維權。以上內容就是找法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實用新型專利怎么判定侵權的相關知識,希望在工作和學習中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感到疑惑,歡迎咨詢找法網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