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發生事故,如果行為人有購買保險的,那么可以獲得保險的賠償,但保險可以分為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基本標準是不同的。因此接下來將由找法網小編為您介紹關于商業險十級傷殘賠償標準及其相關方面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解決相應的問題。
商業保險賠償金額要根據購買的商業保險決定,不同的保險公司、保險種類賠償金額有一定的差異。具體可以在商業保險合同中找到,或者咨詢保險公司工作人員。
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的主要區別在于:
1、商業保險是一種經營行為,保險業經營者以追求利潤為目的,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社會保險是國家社會保障制度的一種,目的是為人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以國家財政支持為后盾。
2、商業保險依照平等自愿的原則,是否建立保險關系完全由投保人自主決定:而社會保險具有強制性,凡是符合法定條件的公民或勞動者, 其繳納保險費用,接受保障,都是由國家立法直接規定的。
3、商業保險的保障范圍由投保人、被保險人與保險公司協商確定,不同的保險合同項下,不同的險種,被保險人所受的保障范圍和水平是不同的,而社會保險的保障范圍一般由國家事先規定,風險保障范圍比較窄,保障的水平也比較低。這是由它的社會保障性質所決定的。
社會保險是國家強制實行的社會保障制度,被保險人有永久獲得保障的權利。政府對保險財務負最后的責任,發生虧損由國家財政撥款彌補。
4、對象和作用不同。社會保險以勞動者及其供養的直系親屬為對象,在勞動者喪失勞動能力后給予物質幫助;商業保險是以個人或全體人民為對象,并根據其繳保費多少和事故發生的種類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
5、權利與義務對等關系不同。社會保險強調勞動者必須履行為社會貢獻勞動的義務,并由此獲得社會保險待遇的權利,實現權利義務基本對等;商業保險則主要表現為“多投多保,少投少?!钡牡葍r交換關系。
6、保障水平和立法范疇不同。社會保險是以保障勞動者的基本生活需要為標準,商業保險則以投保所繳保費為標準;社會保險看重保障,商業保險看重“償還”;社會保障屬于勞動立法范疇,商業保險屬于經濟立法范疇。
7、管理制度不同。社會保險由中央或地方政府集中領導,專業機構組織管理,屬于行政領導體制;商業保險是自主經營的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屬于金融體制。
投保商業保險應注意以下幾點:
1、選購時應按下列順序進行:首先是意外險(壽險附加意外醫療住院等);其次是健康險(主要是重大疾病及附加的醫療險、定期壽險)再次是養老險(分紅、年金、投連等)。
2、許多消費者購買保險時往往先給自己的孩子購買,專業人士建議:應給家庭收入較高者優先考慮購買(他是整個家庭支柱);其次,婦女疾病也相對較多,可考慮購買此類“美麗人生”的產品;最后考慮孩子。當然,若經濟條件尚可,最好一家三口一起購買。以防不測及萬一給家庭造成的人生風險。
3、保額的選擇應以家庭總收入及被保險人從事的工作風險系數(如是否開車、有無社保、鎮保等)為依據。這里重要的參考指標是:家庭年總收入的5%-15%支付保費較為適宜。一般建議,18歲以下者保額不超過10萬元,20歲為20萬元,以后每增加10歲保額遞增10萬元,50歲達50萬元。若覺得保費貴,購買時可附加相對便宜的定期壽險產品。
4、繳費方式,根據消費者家庭經濟狀況及現金流資產資金運作等多種因素決定,并非繳費期限越長越合算。若有高保額人士,需經保險公司壽險核保及再保險公司分保同意后,并經體檢合格后方可投保。
根據法律規定可以得知,商業保險賠償金額要根據購買的商業保險決定,不同的保險公司、保險種類賠償金額有一定的差異。以上便是找法網小編為您帶來關于商業險十級傷殘賠償標準的相關知識,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問的可以咨詢找法網的律師。